1月11日,澳大利亚戴维斯考察站一位飞行员在工作时意外掉入冰裂隙,因伤势过重于12日离世。14日,澳大利亚南极局安排专机从澳大利亚霍巴特飞至南极凯西站接殉职队员遗体。戴维斯站求助中国南极中山站,请求中方援助将飞行员遗体从戴维斯站运送至凯西站。
接到援助请求后,考察站副领队孙波立即向国家海洋局请示实施“雪鹰601”协助运送飞行员遗体行动。很快,考察队收到回复指示:“南极考察过程中所进行的国家间的救援活动,不仅践行了南极条约精神,更树立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可同意澳方请求。”
在接到澳方请求时,搭载着5套科研设备的“雪鹰601”正在执行科研飞行任务,到晚上22时30分才返回降落。根据气象预报信息,15日是适宜飞行的窗口期,16日之后将有一个较长的天气系统影响飞行安全,时间已经不允许飞机将搭载的科考设备拆下。经过谨慎周密的部署,考察队迅速调整作业方案,决定飞机携带科研装备执行运送任务,全力完成援助行动。“雪鹰601”于15日从中山站起飞前往戴维斯站,并顺利将遗体转运至凯西站,前后历经12小时50分钟的飞行。
澳大利亚南极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我们最为艰难的时刻,中国人帮助和支援了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我们也代表逝者的亲属感谢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人道主义援助,你们中断科研作业,迅速对我们施以援手,这种精神让我们极为感动。”
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秦为稼表示,南极考察活动具有一定风险,随着各国活动的增加,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更需要参与活动的国家之间加强合作与协作。我国开展南极考察30余年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安全风险预防、应急和管控能力,在人道主义救援和援助方面的作用不断扩大,这不仅具有区域意义,更有国际意义。“雪鹰601”作为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今年首次投入南极使用,就发挥了续航能力强、运载量大和起降环境要求低的优势,在这次救援活动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南极应急救援能力方面的显著进步。(中国海洋报 特派南极记者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