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雪龙号科考船26年后南极再“会师”

发布时间:2017-01-07 浏览:7818 次


新华社“雪龙”号1月6日报道,当地时间5日下午(北京时间6日凌晨),“雪龙”号驾驶台里,大家静静地等待着,不断向低能见度的海面上瞭望。按照商定计划,“海洋六号”正在赶来这一海域的路上,两船将在这里短暂“会师”,再各自执行考察作业任务。

14时05分,手持望远镜的二副罗婕激动地喊道:“看到了,在那儿!”

随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穿越疾风暴雪,“海洋六号”缓缓出现在“雪龙”号右舷方向。

通过高频对讲机,“雪龙”号上,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孙波与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何高文进行了近30分钟的通话。

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时刻。上世纪90年代初,“海洋四号”调查船与中国南极科考“极地”号考察船在南极海域碰面,首次实现中国“两船两站”的南极考察规模。时隔26年后,新一代的中国科考船再度共同现身南极海域,开展内容更为丰富的科考作业。

作为一艘综合性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承担着国家极地专项多学科在南北极的科学考察任务,并为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提供物资补给与保障。自1994年首航以来,“雪龙”号已经陪伴科考人勇闯极地多年。在此次接下来的航行任务中,“雪龙”号还肩负着环南极航行抵达罗斯海海域,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进行优化选址和地质勘察的任务。

而此次“海洋六号”的科考活动属于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组成航次,也是这艘重4600多吨、已经有7年船龄的科考船赴南极海域的“处女航”。

南极,长期以来都是人类“难及”之地。随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部署,发展中国南极科考事业有了向极地强国进发的计划。除“雪龙”号的综合考察外,更多专项考察船也将加入南极科考大家庭。“海洋六号”调查船就是一艘致力于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的船舶。

在距离祖国约1.6万公里的海域相遇,两船上的科考队员分外亲切。他们纷纷来到甲板上,向着对面船上的“南极科考战友”挥手、跳跃、致意。大家聚集在领队身边,通过高频对讲集体喊话,在严寒里互赠关怀和鼓励。

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从何而来?孙波感慨道,在人迹罕至的南极,考察船是各国开展科考的基础与关键。从“难以到达”到“多船进发”,更多的中国科考船只将在南极海域相会,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彼此能及时提供支援。而极地考察船舶的不断升级,也是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快速发展的写照。

何高文说,每艘科考船都是我国极地人才培养的“流动基地”,新的科考船加入,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极地科研人才可以通过项目搭载、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快速成长。“从‘海洋四号’到‘海洋六号’执行南极任务,相隔了26年,但我们相信下一次‘海洋六号’参加极地任务不会再隔那么久了”。

短暂的“会师”中,蓝白相间的“海洋六号”围绕橘红色的“雪龙”号航行一圈。两船先后拉响船笛,嘹亮而质朴的鸣笛声回响在南大洋波涛汹涌的深蓝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