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英文版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APS) 新网站正式开通。这将加快推动APS的国际化工作,便于国际同行全面了解本刊,以及查阅本刊论文和投稿。
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24日发表研究报告说,有证据显示北方的海洋生物可以轻易入侵南极海域,并可能在迅速升温的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扎根下来。
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飞越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的南极昆仑站;“雪龙”号在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南极罗斯海地区测绘;队员登上罗斯海的难言岛,进行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新站优化选址;在温度接近零下50摄氏度的深冰芯钻探房,队员们成功钻取351.5米深的冰芯……
12日,在历经158天冰雪风浪的洗礼和考验后,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的母港。
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历时156天的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上海吴淞锚地,11日,上海边检部门为75名科考队员和38名船员办理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科考期间,中国首架极地专用固定翼飞机在南极拉斯曼丘陵等地试飞。
据来自吴淞边检站的消息,历时156天,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将于4月11日抵达上海长江口水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6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在南极中山站投用的第一台光学望远镜——“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简称BSST)出光,拍摄到璀璨明亮的杜鹃座星团,并正式投入实际观测。
新华社“雪龙”号3月28日电(记者 朱基钗)载着113名中国科考队员的“雪龙”号科考船28日离开澳大利亚西部港口弗里曼特尔,继续返航回国。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收官在即。记者获悉,本次南极科考格罗夫山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到陨石630块,总重量为1722克,其中最大一块438克。 至此,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从数量上看,继续稳居世界第三大南极陨石拥有国。
3月8日,“雪龙”号抵达澳大利亚南极考察站戴维斯站,接运由于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搁浅而滞留戴维斯站的2名澳方科考队员和部分物资。这是本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第3次向澳方提供协作和支援。
3月5日,“雪龙”号从中山站附近的普里兹湾出发,搭载着完成度夏任务的140名考察队员,离开中山站。“雪龙”号离开后,中山站共有19名队员留守越冬。
从地球上一个点出发,一路向西,不走回头路,最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我们有幸亲身证明了一次麦哲伦500年前证明过的命题——地球是圆的。27日傍晚,经过75天、超过1.8万海里的航行,雪龙号完成环南极大陆航行回到中山站附近的普里兹湾。
27日,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完成环南极大陆航行回到中山站附近的普里兹湾。这是“雪龙”号第二次环南极大陆航行,也是首次逆时针环南极大陆航行,历时75天,总航程超过1.8万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
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24日在其南极考察站莫森站海域搁浅,25日澳方向中方告知相关情况并提出救援请求。正在南极海域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已经做好救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