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中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搭载着第34次南极考察队,克服南大洋的恶劣风雪天气与复杂冰区,顺利到达了距离中山站42千米的陆缘冰地带,这拉开了科考队中山站夏季考察行动的序幕。
6月15日,上海“东方明珠”对岸的北外滩静静摆放着一艘航船的模型,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它就是深渊极客号极地科考探险船的微缩版。深渊极客号造价可能达到6亿-8亿元,由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投资,荷兰达门船厂设计并主导建造
2017年,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出版“极地生物与自然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专刊和“中国极地考察30周年”综述性专刊,集中报道了中国科研人员在极地生物与生态学这一主题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极地考察30余年主要学科的研究进展。
经受住南极连续多天坏天气的考验,载有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20日成功从罗斯海冰情严重的海区突围,开始以15节(1节为每小时1海里)航速全速前往中山站。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批重约250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恩克斯堡岛新建站区。按计划,科考队要在恩克斯堡岛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建设做前期准备工作。
当地时间11日凌晨,搭载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南极罗斯海的恩克斯堡岛完成第一阶段物资卸运后,开赴中山站进行后续科考任务。
截至当地时间10日凌晨3时,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批重约250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恩克斯堡岛新建站区,完成了第一天的卸运任务。
新华社“雪龙”号12月8日电(记者 白国龙)当地时间7日,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出征的第30天,“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冲破1800公里浮冰区,顺利抵达南极罗斯海的恩克斯堡岛。
据美国《科学》杂志12月1日报道,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9国以及欧盟达成协议并于11月30日宣布,同意禁止在北冰洋中部进行商业捕鱼最少16年,以保护当地生态。报道称,此举将给科学家时间在该海域进行全球变暖以及海洋生态学研究。
12月4日,“雪龙”号在南极浮冰区破冰航行。搭载着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目前已进入南极。“雪龙”号于11月8日从上海出发,根据计划,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为中国建设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做前期准备工作。新华社记者白国龙摄
当地时间2日凌晨1时,“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经历3天昼夜颠簸、顺利穿越西风带后,在南纬63度、东经172度的南大洋海域遇到首座冰山,进入浮冰区。
正在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暨中国大洋科考46航次的“向阳红01”船,于西一区时间11月30日在南大西洋采集到一块单体重约3吨的块状硫化物样品。这是目前中国采集到的单体最大块状硫化物样品。
2017年11月26日,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停靠克赖斯特彻奇市,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汪志坚、克市副市长安德鲁·特纳、来自驻新使馆、新西兰南极局、克市南极办等机构代表前往利特尔顿港迎接,并与科考队进行了交流。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助理张体军日前表示,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近日已向中国南极中山站运送2.5吨蔬菜、水果等补给物资。
科考队员用“雪龙”号后甲板的绞车和A型架等大型设备将微塑料采样器放入海中(11月19日摄)。11月19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海洋微塑料取样作业,这是科考队出征以来首次在航线上开展调查作业。